其实烟、酒、茶,这三个中国消费品市场规模最大、使用场景最复杂的行业,没有一个是生存必需品。但它们之所以能有今天的规模,主要原因是它们既有功能性的日常应用,也同时具备了人情与身份属性延展的价值应用。
人情属性
人情它脱胎于中国自古以来泛血缘关系社会底层的文化基础,这无可厚非。人情世故,礼尚往来,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润滑剂,只要不是用来做坏事,本身是没有良莠之别的。
只要中国的底层文化价值观不变,白酒作为中国特色的社交工具将长期存在。所以我们一向反对白酒消亡论。持有此观点的人既不懂历史,也不懂文化,更不懂人性。
身份属性
白酒的另外一个属性:“身份”,当一个商品超越了它的使用价值,被赋予更高意义的时候,就自然增加了它的价值。我们把它称为:品牌实现了溢价。比如说不同品牌白酒所代表的身份,商品是人的眼神,是人内在的精神、审美、价值取向的一个外化。商品被人选择之后,便体现出了他身份的价值,和人情一样。
身份它本身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坏之分,每个人都需要在自己人生不同阶段去获得认同感,选择不同的事物就像我们去照镜子一样,是在选择身份的自我认同,这是人性的需要,就像我们的衣服一样,它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。
决定身份感的有商品的功能、设计、审美、创意、思想、价格、消费群等。而在当下,白酒消费者对于身份的认同大多集中在了价格之上。白酒跟随人群的支付能力,将阶层划分成了三六九等、贫富贵贱,不同的价格区间,聚集了不同身份的人。
价格似乎成为这个时代人们选择白酒最主流的衡量尺度。价格与身份,这其实是一个若即若离的概念,但是在白酒行业,它会更加强化、扭曲的捆绑在一起。
供给侧主导、渠道为王的白牌时代,它还没有完全进阶到需求侧主导、理念制胜的品牌时代。我们现在是站在上一个时代的末尾,下一个时代的开场,我们将其称之为消费平权的时代。
平权时代
平权其实就是指一切人和事物,具有相同的权利,讲究分工而不是讲究阶层。
在商品层面,价格不再是区别商品的唯一尺度,低支付成本照样可以拥有美好的商品。普通人和富人一样拥有美好生活的权利。并不是富人醒悟了,愿意放低身价去购买便宜的东西,而是便宜的东西更好了、更有价值了,富人没有拒绝的理由。
在消费品行业,其实已经有很多的品类呈现出这样的趋势,比如说咖啡、服装、饮料以及消费级的智能产品。甚至在以小米、SU7为代表的国产智能电动车的带动下,汽车行业也呈现出了消费平权的趋势。
有钱人和普通人开一样的车,他们都收获了自己想要的身份感,但这种身份感并不是通过价格决定的,而是功能、设计、审美、创意、思想、消费群等。简而言之,就是境界成为了身份的耻辱,这是一种更高维的东西,在它面前,价格无比渺小、无比低俗。
什么样的白酒才是未来?
回到白酒,我们认为能够实现消费平权的白酒才是未来。这并不是要去否定进入奢侈品行业的顶级白酒品牌,它有它的天地,但平权商品的天地更为广阔。
今天整体的中国人,特别是年轻一代,已经不是疲于遵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状态了,而是有了自己清晰且理性的价值主张,并且对旧有的意义体系产生了质疑。
曾经那些被意义裹挟的欲望开始在越来越多的国人中消融,越来越多的人呐喊出了新时代的诉求,自我安顿,活出美感,活出姿态。
我们固然会持续的去追求美好生活,但我们会更多的遵从本心,在生活与改善生活的物品之间维持合理的平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