酱酒文化

(某乎3000W+)白酒那么难喝,为什么还有人上瘾?

浏览次数:   发布时间:2023-11-04 14:57:00

难喝,是因为酒不对,姿势也不对。

提出问题的朋友,应该接触白酒不久。

初入职场,满是客户和领导的饭桌,为表示一个小白的诚意,你屏着呼吸硬着头皮一口下肚。

(推杯换盏)

火辣辣从喉咙到肠胃,喝水吃菜都压不住。为陪好客户,同事们推杯换盏,你也跟着一杯碰一杯。

到酒阑人散,你独自打车回家,卸下脸上的假笑和身上的疲惫,抱着马桶,沉沉睡去。

味道辛辣,和劝酒文化,让你的白酒初体验算不上美妙。

开始挠头思考:这么难喝的东西,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?可乐雪碧小甜水不好吗?

酒不对。

首先认准纯粮酿造,其次避开食用酒精和香料勾兑的配制酒。

(纯粮酿造)

纯粮酿造是时间的奥妙,化学勾兑是人性的取巧。

姿势不对。

作为复杂风味的载体,白酒需要抿着喝。小酌一口,细细咂摸,酒精和酯类在口腔温度的激发下慢慢挥发,唇齿盈香。

白居易说:晚来天欲雪,能饮一杯无。

(热气蒸腾)

想象一个画面:窗外大雪,你和家人朋友围坐火炉。锅中热气蒸腾,羊肉豆腐大白菜,麻酱蒜泥辣椒油。嚼着肉,抿口酒,肉香酒香,交相弥漫,人生如此,夫复何求?

方文山说:最美不是下雨天,而是和你一起躲过的屋檐。

其实,喝不喝不重要,喝什么也不重要,重要的是和谁喝。喜欢的人,在意的人,酒逢知己千杯少、酒酣胸胆尚开张。

人类潜意识中,对狂热、迷醉、虚幻、失控……有本能的向往。个体内在的情绪抒发,群体外在的情感表达。酒,是最好的催化剂。

当然,要恰到好处,醉而不倒,不致胡作非为。

(多巴胺)

至于为什么上瘾,一方面是酒精的药理性。它可以显著提高大脑奖赏核心区域的多巴胺水平,简单点说,酒精能在化学层面刺激人类,变得更开心。

另一方面,上瘾不是因为它的味道,而是醉的感觉。

多少年轻人在步入社会,经历过毒打之后变得消沉,再结婚生子,房贷车贷压力陡然增加。

压力释放不出来,总不能一直哭吧!何以解忧,唯有杜康。

长辈说:酒要少吃,事要多知。随着年龄增长,我们知道的事越来越多,烦恼也越来越多。酒恰恰能让人忘掉烦恼(暂时)。

少吃和多知天然矛盾呀。

所以正确的解法应该是,酒要少吃,事要多知;多知的同时做到少执(念)。